紀念閻錫山一百卅二週年誕辰(冥誕) 之五

2027116452136789859hist_pic_12l

伍,  閻錫山與同蒲鐵路

修築同蒲鐵路是閻公對山西重大建設之一。同蒲鐵路之前山西已有正太、平綏ニ鐵路,正太路是從河北省正定(石家莊) 到太原,路長243公里,其中170.7公里在山西境內。始建於1902年,是由法國銀行公司承辦,採用1公尺之窄軌,與目前台灣鐵路之規格相同﹔平綏鐵路是由北平(京) 經山西大同抵達綏遠省之包頭,是由中國留學生詹天佑設計、督導建成。平綏路經多年戰火摧殘,1949年10月修復通車,隨即改名為「京包鐵路」。這兩條鐵路經過山西中、北部,對山西之官、紳、民眾影響極大,所以當時山西巡撫張曾揚上書清廷請准建築貫穿山西南北的同蒲鐵路,1907年2月奉准後立即成立「山西同蒲鐵路有限公司」。

同蒲鐵路雖成立了公司,但國內政治紊亂,連年內戰,諸如﹕辛亥革命、北伐、中原大戰等,拖延了20年,直到閻公重回山西,制定「十年建設計劃」。經過多次測量、計算,閻公定了兩大原則﹔一,採用1公尺寬的  ,二,以兵工建路為主,民工為輔。1932年10月20日在太原綏靖公署內成立「晋綏兵工築路局」,聘謝宗周為局長兼總工程師,負責鐵路之施工及技術。另外成立「晋綏兵工築路總指揮部」,閻公親任總指揮。訂於1933年5月1日同蒲鐵路正式開工,由太原開始分別向南北兩端推進。

同蒲鐵路全線約850公里,太原至蒲州(今永濟) 稱南同蒲,長約500公里;太原至大同稱北同蒲,長約300公里。預定三年全線完工通車,但南同蒲提前於1936年元旦竣工並開始營運;北同蒲則因沿途多山及河谷,進度較慢,至1937年「七七事變」抗戰開始僅修通至距大同15公里之懷仁縣,1949年後才修築至大同。

同蒲鐵路除主線外另有五條支線﹔一,西山支線,太原至白家莊、上蘭村,約43公里。二,忻窰支線,由忻縣經甲子灣到窰頭,約55公里。三,平汾支線,平遙至汾陽,約31公里。四,原陽支線 ,原平至陽明堡,約36公里。五,白晋支線,祁緜東觀至子洪,約15公里。五條支線共約180公里,連同主線850公里,全線總長達1300公里。

同蒲鐵路以「兵工為主,民工為輔」,兵工承担了大部分的土石方工程。参加的部隊有﹕第66師、69師、71師、正太護路軍、炮兵獨立第1旅,以及各師旅中之工兵,總計約3萬餘人。兵工除每人薪餉照發,另發築路津貼,所以築路兵工幹起來也很愉快。

同蒲鐵路的民工部分﹕玆舉二例說明,一為「邊爾旺隧道」。北同蒲修至段家嶺隧道,隧道全長384.7公里,總工程師謝宗周指出此隧道工程困難太多,無法著手,閻公修同蒲路北段愛用五台鄉親,此刻想五台鄉親邊爾旺,其為受過戒的出家法師,平日以開山築路修行,閻公即請邊爾旺法師主導鑿通隧道工程,邊氏慨然任之,遂率其同鄉「五台家」同心協力,以原始的工具,破土開山挖洞,以兩年時間終於打通將近400公尺之段家嶺隧道。事後法師謝絕酬勞,閻公遂將該隧道命名為「邊爾旺隧道」,以為紀念。二為閻公截彎取直,親自踏勘七嶺河路線。當北同蒲修至忻縣高村至原平綫路的七嶺河地區,因砂質地基不夠堅固,而謝宗周總工程師設計由黄寨東行,不經忻縣而走曲線到定襄、原平,但同蒲鐵路工程處長李其昌率測量隊長趙福增等帶着儀噐,重新測量一次,認為可修鐵路。這項爭議為閻公知道,閻公就親自騎着毛驢沿七嶺河親自勘察一回,閻公最後批准了李其昌的方案,使該地段鐵路截彎取直,節省工程費用約200萬元。

結論﹔山西境內屬黃土高原地區,山多溝谷多,當時修築標準軌的困難多,同時也為節省經費,如以標準軌計算,850公里費用為9000萬元,但山西採用一公尺的窄軌,只用了1650萬元之經費,實為閻公為山西人民着想。世人不察實情,誤指山西人小氣,不願山西貨物流至外省,實乃膚淺之見。1949年之後山西的窄軌鐵道已變成歷史古跡,如欲一睹窄軌鐵道及火車,只有來台灣旅遊。

餘絮﹕民國37(1948)年我11歲,聽長輩們說﹕南同蒲鐵路修至太谷至平遙間,當時站房、月台都還沒有建好,就邊築鐵路邊賣票攬客,這時火車行駛很慢,車上也沒有廁所,乘客尿急只好跳下車,跑到田間小便一下,再趕快跑着追上火車,上車坐好,並不太費事。另一傳說是民國 26 (1937) 年底,日軍佔領臨汾、蒲州等地,閻公命將火車頭開到風陵渡黃河邊,將火車頭一輛一輛都推到黃河裡,以表示不以交通工具資敵。

(参攷當代中國出版社李茂盛等著《閻錫山全傳上》

本篇發表於 Others 其它。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