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閻錫山一百卅二週年誕辰(冥誕) 之四

肆,閻錫山治晋時期山西之軍校

  • 學兵團幹部訓練隊(簡稱幹訓隊)﹕是閻公所創設,始於1918年。閻公創設動機是1917年晋軍入湘戰敗,感到晋軍戰鬥力太弱,缺乏訓練,下級軍官指揮無能,統馭無方,故决心耍從下級幹部訓練入手。幹訓隊創辦是由當時第一混成旅旅長商震籌設,是時晋軍只有四旅八團,每團都要設一「學兵隊」,幹訓隊學員來自各學兵隊,幹訓隊以商震為團長,五團第二營營長榮鴻臚為副團長。開始只有300餘學員,編成3隊,每隊轄4個分隊,每分隊有3名隊副,全團共36名隊副,隊副多由保定軍校5,6期見習官担任,受訓期間4個月。後來晋綏軍中名將如楚溪春、李生達、王靖國,李服膺、張蔭梧等全出自當時幹訓隊之隊副。
  • 學兵團﹔1919年6月,閻公以學兵團幹訓隊培訓出的幹部為基礎建立了一所正式的軍官學校,校名為「學兵團」。同時向北京政府陸軍部,教育部都立了案。就該校特色而言,其一為採取正規部隊編制,照正規步兵團1200人編制,分別從大同、臨汾、潞安、太原等地招收有高小文化程度者1200人,編為三個營,營長由前幹訓隊隊長担任,連,排長則由前幹訓隊隊副担任。其ニ為享有步兵待遇,中士月8元、下士月7元、士兵則月6元3角。其三設普通課及軍事課,普通課為國文、英文、史地等,軍事課為步兵操典。其四為精神講話,每逢星期日則集合到督軍署聆聽閻公或其他長官訓話,或到「自省」堂自省。修業4年,首期1200人、二期600人、三期500人,共2300人,替晋軍培養出可觀的軍事幹部。
  • 山西軍官學校(北方軍官學校) ﹕1926年10月在各方夾擊之下,馮玉祥國民軍被迫撤至綏遠(今內蒙) 五原地區,閻公地盤也擴大至綏遠地區,是時閻公也要加强培植軍事幹部,因而將前之學兵團升格為「山西軍官學校」。校長仍由學兵團長榮鴻臚担任,校內科目除步兵科外又增設騎兵、炮兵、工兵等科,步兵科編為2個隊,騎、炮、工兵各1隊﹔校內同時又設炮兵速成科,召集現役炮兵中基本幹部灌輸新的炮兵學識與技術,使晋軍一度以炮兵實力强大著稱。1927年6月山西正式懸掛青天白日旗,閻公就任「北方國民革命軍司令」,將山西軍官學校改為「北方軍官學校」,規定ニ年畢業,首期擴大招收新生1500餘名,至1930年停辦,共畢業三期。
  • 晋綏軍官教導團﹕原收容編餘軍官及輪訓在職軍官的機構,立於1926年,張蔭梧任團長,楚溪春任教育長,對編餘(部隊整編後多餘的軍官) 的軍官進行整訓,以及每戰役後即由教導團對參戰部隊進行整訓。1933年曾有編餘軍官400名編「軍官屯墾隊」派遣至綏西五原地區屯墾。另有400名軍官整訓ニ年後為全省12防共保衛區之基本幹部。此後軍官教導團的業務也隨之結朿。
  • 山西陸軍輜重教練所﹕設立於1925年,主要培養軍中後勤人員,「教練所」以督軍署参謀長朱綬光兼任所長,寧釗為教育長,招收高小畢業生或同等學歷之士兵為學員,進行訓練,為期ニ年。訓練科目﹕步兵操典、輜重勤務、兵站業務、戰術、築城、地形、兵噐、馬學、衛生等。共招收學員兩期,1929年第ニ期結業後即行停辦。
  • 山西吉縣馬加河之山西軍事幹部學校﹕1938年閻公在山西與日軍作戰,屢敗屢戰,損失慘重,於是成立「軍事幹部學校」,閻公自兼校長,于鎮河任副校長、韓文斌任教育長,宋振寰為政治主任,下轄3個總隊,分批赴秋林受訓。按秋林鎮在黃河對岸,位於陝西省宜川縣北15公里處。至1939年10月集訓軍官五期,學校也隨之結束。
  • 民族革命青年軍官教導團﹕創立於1938年10月在山西鄉寧縣,閻公自兼團長,劉墉之為教育長、楊嘉藩任教務長、呂調元為政治主任。教導團下轄3個步兵大隊,工兵大隊、炮兵大隊各一。案教導團受訓地址、年限、何年結朿、成果如何?格於資料,待考。
  • 第三集團軍騎兵教練所﹕1928年10月1日創立於山西大同,主要目的是培養騎兵高級幹部,校務由騎兵總司令趙承綬負責。ニ次北伐後,晋、冀、察、綏四省散落的騎兵紛紛歸降晋軍,但素質太差,不守紀律,類似土匪。經整編後,分軍官、士兵ニ隊,嚴格訓練,並施以騎兵操典、馬術、騎兵野戰教練等課程。軍官、士官共招收320餘名,在學期不足一年,第一期學員於1929年6月畢業後即停止招生。
  • 山西航空預備學校﹕創辦於1926年,閻公在外籍商人鼓動下創設了「航空預備學校」,由留法之楊如圭任校長。學員來源有軍官教導團保送者、有山西軍官學校經挑選而來者、有社會上高中畢業者,共計60名。課程有﹕航空學、無線電學、气象學、測繪學、照像學、飛機原理等。學校設備﹕英國愛佛羅教練機兩架、德國容克運輸機一架、法國海陸兩用機兩架。後又增加英國毛斯教練機兩架。1928年,航校學生經一年之訓練,開始参加戰鬥,担任偵察、轟炸等任務。1929年春,對全體學員實施高級飛行訓練,並實行淘汰制,同年冬,航校第一期畢業生僅有32名。畢業後不再招生,學校也隨之停辦。

(参考李茂盛《閻鍚山全傳上》)

本篇發表於 Others 其它。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發表留言